主办单位: |
《中华病理学杂志》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 |
临床资料: |
男, 49岁
|
患者详情: |
面部反复丘疹水疱2年。2007年8月无明显诱因下患者面部出现散在绿豆大小红色丘疹,无瘙痒,无破溃。外院拟诊为“脂溢性皮炎”,外用激素治疗,无明显好转。4周后皮疹逐渐减轻,但未退净,并反复发作。2008年8月面部皮疹逐渐增多,表现为多发性红色丘疹、水疱、结痂,无疤痕。 |
取材部位: |
面部 |
医院机构: |
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|
大体所见: |
上海某医院面部皮肤活检病理示:皮肤淋巴细胞样浸润,水疱形成,淋巴细胞浸润密度较高。无明确诊断,建议临床随访。外院病理会诊意见:皮肤淋巴组织增生伴部分淋巴细胞不典型增生,EBER原位杂交淋巴样细胞(+),符合EB病毒感染相关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。 |
免疫组化: |
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:CD3++、CD8+++、LCA+++、CD4-、TIA-、CD56极少数+、CD30-KP-1-L26个别+、CD79a个别+、Ki-6(<10%)。外周血检查:WBC 3.98×109/L,Hb 148 g/L,PLT 241×109/L,ANA(-),ENA(-)。临床随访期间面部皮疹时隐时现。2008年10月在另一家医院第二皮肤活检,病理诊断:T细胞淋巴细胞增生性病变,外周T细胞淋巴瘤待排,建议随访。免疫组织化学:CD2部分+、CD43+、CD3部分+、CD7部分+、CD5部分+、CD30部+、GrB部分+、Ki-67++、bcl-2部分++,真皮及皮下组织内见大量淋巴样细胞增生、浸润、细胞较大,大小不一,灶性分布,表皮溃疡形成,TCRγ基因重排呈单克隆性基因重排。外院病理会诊,再次免疫组织化学示:CD4(-)、CD8 |
网友讨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