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办单位: |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、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、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|
---|---|
承办单位: | 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 |
临床资料: | 男, 54岁 患者4年余前查体发现周身淋巴结肿大,以颈部及腹股沟为著,于我院血液科行淋巴结活检,病理提示:EBER(+),CXCL-13(+),CD30(+),CD5、CD21、CD23均(+),TCR-β、TCR-γ基因重排(+),外周血EBV DNA 1.35x103IU/ml诊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,用环孢素、糖皮质激素及阿糖胞苷抗病毒治疗后缓解。1年余前出现腹部、背部、左前臂内侧及会阴区新发皮下结节,数目逐渐增多, PET-CT示全身肿大淋巴结,皮下及肌肉组织内多发结节,葡萄糖代谢增加,考虑淋巴瘤改变。病理:组织病理(395525):真皮中下层及皮下组织弥漫性片状、致密的淋巴样细胞浸润,可见细胞异型性及不典型核分裂像。免疫组化:CK AE1/AE3 (-),CD20(L26)(弥漫+),CD3(+),CD10(-),Bcl6(-),Bcl2(+),CD4(-),CD8(+),CD56(-),CD2(+),PD-1(-),CXCL-13(-),CD21(+),Ki-67(MIB-1)(约80%),CD7(+),CD5(+),CD30(+),ALK(-),CD79α(+),CD34(-)。原位杂交:EBER(+)。初步诊断:1.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;2. 原发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|
患者详情: | 躯干四肢散在皮下结节1年余。Subcutaneous nodules on the trunk and extremities for one year. |
医院机构: | 中日友好医院 |
大体所见: | 左前臂、背部、腹部及双大腿可触及多发性蚕豆大小皮下结节,边界欠清,活动度差,表面皮肤未见明显异常。 |
网友讨论